民以食為天,食品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,五谷雜糧里含有大量人體所需的營養素。不論男女老幼,皆為生而食,為了延續生命現象,必須攝取有益于身體健康的營養食物。
五谷雜糧可養五臟。早在古代就有“一谷補一臟”的說法。五谷有小米、大米、小麥、大豆、高粱。其中小麥可養心、高粱可養肝、小米可養脾、大豆可養腎、大米可潤肺。
同時,古老的醫學中還提出了“五色命五臟”的觀點,不同的顏色對應不同的臟腑器官,可起到不同的作用。其中,五色主要指黃、紅、青、黑、白五種顏色,即黃色養脾、紅色養心、青色養肝、黑色養腎,白色養肺。
黃色谷物即玉米、大豆、小米等。屬于五行中的土,對于人體的脾和胃有利,脾和胃在人體中扮演著養分供應的角色,傳統中醫理論認為,只要脾胃調和,新陳代謝就能正常。黃色食物能防止胃炎、胃潰瘍病的發生,防止動脈硬化和視力模糊,還可以起到強筋壯骨的作用。
紅色食物即紅小豆,紅米、紅棗等,屬于五行中的火,對人體的心臟和小腸有利。紅色食物有助于減輕疲勞,促進血液循環。其紅色醒目,使人興奮,尤以茄紅素更可增強組織細胞的活力,既可預防感冒又可防癌,同時還有驅寒作用。
青色即綠色,綠色谷物即綠豆、豌豆、青稞等,對人體的肝膽有利。多食綠色食物可促進身體的生長,排除體內的毒素,維持人體內的酸堿平衡,并能預防紫外線的傷害,具有鎮靜作用和調和身體機能的功效。
黑色谷物即黑豆、黑芝麻、黑米等。屬于五行中的水,大多具有益腎的功效。富含人體所必需的氨基酸、不飽和脂肪酸、鈣、磷等物質,常食既有補中益氣、補血、維持上皮細胞組織的功效,又可排毒、消腫、止痛,對防治高血壓、高血脂、心臟病大有裨益。同時對于人體的腎、膀胱以及骨骼十分有利,幫助腎功能正常,使多余的水分不至于積存在體內造成外表水腫。